簡介

本院創設之宗旨,是要以基督救世之博愛精神,使患者得到肉體、精神、心靈的完整醫治 (Total Healing),以達到醫療傳道的使命。 院牧部是由一群受過神學、心理學及輔導專業訓練的傳道人所組成的團隊,院牧人員本著醫院創設之宗旨,與醫護人員密切合作,共同為患者服務,並致力達成下列幾項目標:

協助本院達成醫療與傳道目的

透過每週綜合禮拜、單位禮拜分享基督教信息,並策劃各種重要節期之宗教活動,使院內同仁能在生活上、工作上都能發揮基督精神,對來院患者提供最佳之服務。

 

人處於病痛之時往往有:
1.肉體的痛苦。
2.心理的憂傷:包括經濟上的壓力、社會疏離感及精神上的不安(自憐、恐懼、憤怒、抗拒等)。
3.靈魂的沮喪:對死亡的惶恐、感到人生無意義、絕望等。

院牧人員平時積極從事患者住院期間之探訪及關懷,提供患者在情緒上、心靈上之支持。在醫院治療期間,慕道或受洗的病人於出院之後,即為其轉介教會繼續關懷;若有不幸過往之患者,除了協助家屬完成喪禮之外,並繼續為其處理憂傷的情緒。

 

關懷醫院員工信仰與生活

藉各種團契活動、增長小組的進行,培養醫院員工靈性長進,並為醫院帶入關懷溫暖的氣氛,使因工作忙碌而身心俱疲之院內同仁重新得力。 對於有特殊困難或壓力的同仁,牧師或關懷師會深入了解,期待能伴隨共同面對困境,設法解決。

舉辦牧關臨床教育

傳道人員、神學生及其他專業人員舉辦「牧會關顧臨床教育」(Clinical Pastoral Education)訓練,使參加的學員學習「人際溝通」、「病患探訪」、「諮商協談」各方面的技巧,以及自我人格的成長。

促進醫院與教會關係

負責推動醫院與教會各項合作關係的活動,接待海內外教界貴賓,維繫教會與醫院之密切關係,使教會永遠是支持醫院從事醫療傳道的最大後盾。

協助歷史資料收集

隨時協助醫院整理並保存珍貴文獻,並喚起院內同仁由歷史事件學習馬偕精神。使「寧願燒盡,不願銹壞」的精神能持續發揚。

聯絡我們

地址:30071 新竹市東區光復路二段690號
電話:(03)6119595#2007、2006、2205~2209、3225~3227
傳真:(03)6111215

組織沿革

本院自始就是「醫療傳道」並行的醫院,「傳道」部份大致可分為三大時期:

第一時期:1872年~1911年

在這期間,馬偕博士所栽培的學生,也跟隨著他的腳蹤,一起背負起這重大的 使命。另有一位特別值得一提的,就是馬偕博士在傳道後期,有一位宣教師- 吳威廉博士及其師母,也全力協助馬偕博士推動傳道事工。

第二時期:1912年~1956年(即偕醫館從淡水遷移台北至光復前)

主要是由院長本身、院長夫人和護士宣教師擔任。他們早晚帶領全體員工禮拜,嚴格地執行基督教醫院的特色。這一段時間,另有一些附近的教會傳道師(如:雙連、士林、大稻程教會)和女宣道會派「宣道婦」來本院協助及探討病人之事工。 在這期間,第5屆北部大會提出「私立馬偕紀念醫院章程」與「馬偕醫院職員服務章程」,並為要強化醫院內宗教活動,於1951年派傳道師胡茂生駐院主持馬偕醫院傳教部工作。1952年胡茂生傳道師轉任頭城,傳道局另派許憲宗宣道師繼任。另外,女宣道會亦派「宣道婦」來本院協助探討病人之事工。

第三時期:1957年至今

牧師由院長推薦,經董事會聘任之。1957年的3月聘請陳惠昌牧師為首任駐院牧師,1960年4月10日林寶祥牧師到任,之後,開始陸續聘請牧師來院擔任院牧,參與傳道事工。此期間也招考具有傳道使命的教育士(現稱「關懷師」)共同關懷員工及病人。
新竹目前有三位院牧,分別為詹益信主任牧師(2006年~至今)、楊素雅牧師(2019年~至今)、謝欣蓮牧師(2020年~至今)。

員工信仰

目前本院員工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的比率約為1:10,我們期待透過許多不同方式的信仰培育,能將福音的種子深植於員工的心靈,引領他們找到生命的救主。

全院禮拜

每週二上午8:00~8:30舉行員工綜合禮拜,採自由參加方式。由於其為許多非基督徒接觸福音的機會,因此,多元化、活潑化使同仁能體會福音深受感動,願意追求信仰,是院牧人員一直努力的重點。

特別禮拜

耶穌基督受難週紀念聖餐禮拜、音樂感恩禮拜、單位啟用、感恩禮拜等。
 

活力成長營

每年舉辦活力成長營,提供員工紓壓,促進心理健康之身、心、靈活動。

聖歌隊

練習時間:每週一中午12:30-13:30(固定週二員工大禮拜獻詩)
每年舉辦聖歌隊教會訪問演唱、聖樂觀摩、聖歌隊進修研習等活動。

單位禮拜

院牧部藉馬偕美德之教材,由牧師和關懷師每週至各單位主理,透過單位禮拜增進員工身、心、靈的知能,以及員工對醫院的認同感與忠誠度。

 

團契

每週固定有團契與小組。

員工洗禮

院牧部定期舉辦慕道班信仰課程,並於員工決志後舉辦員工洗禮感恩禮拜。

關懷義(志)工

本院以身、心、靈完整醫治為宗旨,病患關懷工作是重點工作之一,院牧人員在員工與病患需同時兼顧的情況之下,要對病患傳揚福音,仍需仰賴教會兄姐投入傳道義工的行列,故義工牧養是未來幾年當中必須去開拓的事工。

今年招募目標:

總數達45名。

為了培育傳道義工,院牧部設計有下列的課程:

一.義工角色及功能
二.全人醫治
三.個人談道
四.民間宗教的認識
五.探訪的技巧
六.如何使用福音單張
七.同理心的應用
八.臨床實習

如果投入醫院傳道義工行列,將有雙贏的效果如下:

1. 醫院協助教會培育探訪同工。
2. 教會將醫院視為宣教工場,共同為福音工作努力。
3. 教會與醫院互動更好:醫院可以提供教會醫療的相關資源,教會亦能供應醫院更多的人才資源。

宣教事工

海外宣教

為紀念馬偕博士來台宣教一百廿五週年,並延續其學習基督關懷弱勢,為人群謙卑服侍的精神,本院特別通過「國外宣教師聘任規則」,於一九九七年開始推動國外宣教工作。

本院從事國外宣教工作,是效法馬偕博士來台灣宣教的模式,做「跨文化偏遠地區」的醫療宣教工作,所謂「跨文化」是指「非華人的族群」,而「偏遠地區」則指「非都會區或物質較缺乏的地區」。委員會選定位於泰國與緬甸邊界的阿卡族部落,為本院未來的國外宣教區域。

泰北阿卡族是由大陸雲南山區輾轉遷徙至泰緬邊界定居的少數民族,這個族群的發源地,至今仍是個謎。這一群幾乎被世人所遺棄的少數民族,生活極為困頓,他們面臨著許多的困境,例如:

1. 無國籍:泰北阿卡族雖然生活在泰國的境內,卻不被泰國政府視為泰國的 國民。

2. 貧窮:由於沒有公民的身分,阿卡族人無法下山至城鎮求職謀生;在山上, 因為一般林地皆為泰國政府所有。盜採、盜墾皆屬犯法的行為。

3. 物資缺乏:貧窮的民族,靠著簡單農作物糊口已屬不易,其他需要以錢購 買的物資大多匱乏。

4. 毒害:泰北地區是販毒大王昆沙的大本營,一九九六年昆沙已經投降避居 緬甸,其殘餘勢力仍在泰北地區相當活躍。阿卡族男士因為吸毒者 眾多,體衰不事生產。

5. 病痛:在生活窮苦情況下,阿卡族人連感冒、腹瀉等疾病皆必須默默忍受, 更何況是肝病、肺結核及愛滋病等較重大的疾病。一般婦女在生產 時,嬰孩與母親皆要面臨相當大的死亡威脅。1999年3月9日馬偕醫院差派王貞乃牧師為泰北阿卡族宣教師,王牧師兼 具傳道人及醫護人員的角色,可同時推動醫療與宣教工作。

未來,醫院一方面期待能將醫療資源帶入他們的生活當中,並計劃招 募阿卡族年輕女孩給予護理方面的訓練,以滿足當地環境的需要;另一方面招募部份阿卡族青年,予以必要的信仰教導,讓他們能有好的裝備以後,能到各個不同部落宣揚福音,以改變阿卡族人的生活與信仰。

 

禱告專欄

安靜/詩歌欣賞

動蕩不安的社會使得人心惶惶,
唯有依靠神,才得著平安。

COVID-19疫情間守望禱告

 

詹益信牧師

各位新竹馬偕醫院的同仁,大家平安:  
我是院牧部詹牧師
我想邀請同仁們利用一點點時間一起來守望禱告:
腓立比書4:7
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,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。

一、為就醫的民眾代禱:
讓我們先為今天就醫看診的民眾代禱;
天父上帝,我們將今天來醫院看診就醫、及住院的弟兄姊妹交在上帝的手中,
求上帝因著憐憫施恩,並透過我們的醫師,護理,技術人員們,將上帝的醫治、治療施行在我們鄉親、病人身上。
使我們的鄉親們能從病痛中得到釋放,不再被突然、不適的病痛襲擊所絆住,病痛中的得痊癒,早日康復,沒有擔憂;能再次重回上帝的愛與保守之中。

二、為同仁代禱:
接著我們來為我們一線辛苦的同仁代禱;
現在將我們急診、疫病門診的醫師、護理、放射師、檢驗師及檢驗實驗室的同仁擺在天父上帝的面前;希望我們不被輿論、恐懼、灰心、無助來絆住我們的腳步與服事,讓我們持續倚靠上帝的幫助,被上帝的聖靈澆灌,賜給我們有新的活力,好向著標竿直跑,並將上帝所託付的工作做好,保守我們民眾,利於我們周遭的親人、社會、國家。
求愛我們的天父上帝;賜下健康的恩典予我們全院的同仁們,叫我們更顧惜自己的身體,保守我們心懷意念;最重要是:使我們能在上帝保守之下,心裡充滿喜樂、手上的工作得蒙保護、順利、並繼續勤奮在我們工作本份裡;盼我們同仁們的身體、靈魂同得興盛。

三、為醫院首長代禱:
求上帝賜給我們的院長以及各部首長有智慧來判斷與決策,並讓他們有堅定的信心,來仰望上帝,帶領全院同仁經過死陰的幽谷進到溪水旁的青草地上。

四、結論
感謝天父垂聽我們的禱告;因你是賜人平安的上帝,也是保守我們心懷意念的神。奉主的聖名求。阿門。

 

相關連結

新竹馬偕紀念醫院YouTube

YouTube

馬偕紀念醫院(台北)院牧部

馬偕紀念醫院(院牧部)

台灣基督長老教會

台灣基督長老教會